0黄河之水天上来
1.黄河之源
札鄂二湖明如镜,唐蕃和亲作证人。
2.玛曲
阿尼玛卿多壮美,积雪崇岚鸟难飞。
黄河掉头北流去,红军播种破马贼。
3.龙羊峡
百里峡谷峻且奇,拦河大坝千年计。
发电调峰功能广,青龙牵手惊天举。
4.刘家峡
永靖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茶马交易的重要汇集点。
古镇永靖刘家峡,昔通藏区易茶马。
黄河南来东流去,峡坝千仞接云霞。
我欲乘舟访炳灵,导游领我山上爬。
码头设在山顶上,船往天上云里扎。
似梦似幻却是真,我与神仙比潇洒。
5.黄河流经第一重镇——兰州
兰州无兰有百合,西陲重镇名景多。
丝路花雨润沃土,黄河穿城泛晴波。
五泉山下怀去病,白塔寺顶唱花儿。
汉回蒙藏和谒处,感恩戴德母亲河。
6.景泰龙湾——绿色宝岛
崖头俯瞰黄河滩,一片浓绿几回转。
若不折身沙漠见,还疑龙湾是江南。
7.黄河石林
之字百折到崖下,黄河古渡叩皮筏。
飘流十里登荒岸,“驴的”载我进石峡。
光怪陆离百态生,神鬼奇兽眼看花。
天公造物谁比得,且听“花儿”唱晚霞。
8.青铜峡
青铜峡市属宁夏省吴忠市所辖之县级市,属于宁夏平原中部。市府小坝镇,距青铜峡大坝30公里,距银川市54公里。拦河大坝不在峡口,而是筑在峡口以外近20公里的开阔平地上。洪积扇地带和缓坡丘陵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黄河在市境内流程58公里,明长城经市境90公里,西夏建造的一百零八佛塔群坐落在库区以西的山坡上,为中国古塔建筑中仅见的大型塔群。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西夏文化,宗教文化在此汇集一处,据灵武水洞沟遗址证明,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羌、戎、匈奴等部落在此逐水草游猎。秦、汉、唐在此广修水利,开垦农田,故有“天下黄河,唯富宁夏”之说。今天仍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优质葡萄水果生产基地重点县市之一,自然、人文景观交织,有“黄河明珠”之誉。
天下黄河富宁夏,河网纵横神仙家。
秦汉唐渠先祖开,明清以降又添岔。
大漠退让良畴增,年年可收好庄稼。
可知渠头在何处?请君前访青铜峡。
黄河功德谁作证?百八佛塔诚信大。
灌溉发电防洪凌,千古赞颂峡口坝。
9.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在现宁夏省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山脚下。西夏国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间与宋、辽、金形成鼎足之势,军力强盛,曾多次与宋、辽、金发生战事,后相继议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打败了西夏,并下令屠城,使存在了二百年的西夏王朝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西夏王朝创造了自己独立的法典、文字、建筑和艺术,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因为受正统思想的影响,虽然西夏文化在史料中留下的记载很少,但它毕竟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了两个世纪的西北少数民族的独特的政权,它对历史的贡献有待于未来的考古工作者大力的发掘。宏伟的“东方金字塔”王陵墓群,足以证实西夏王朝的历史存在。
逞雄塞上二百年,自制文字法典传。
河套米粮足供养,裘装军备势龙蟠。
长河西陲随牧马,辽宋金都屡侵边。
侵凌杀伤天不佑,土塔泪洒贺兰山。
10.成洁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的衣冠冢。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大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40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人死后实行秘葬、秘守。为了随处能进行祭礼,就用白帐蓬作为祭坛。对于成吉思汗这样一位伟人,祭坛自然更加隆重,以八座白色帐蓬当作八座白塔来祭祀,而无固定地点。1956年才建成现有的固定陵寝,并把分布在鄂尔多斯各旗的“八白宫”、哈日苏勒德及其它圣物集中入新建陵寝。八白宫帐蓬形状如桃形或葫芦形,这是七百余年蒙古族的传承,称为:“阿拉坦鄂尔多(金殿)”。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英模,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他的遗志,于1260年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
草原雄鹰天骄纵,铁骑贡扫欧亚通。
滥屠罪责虽难却,中华一统有奇功。
11.昭君墓
昭君墓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南部9公里处,始建于西汉,是由人工积土夯筑而成的。高33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距黄河一小时车程。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请婚。元帝将王昭君嫁于单于,封其为“宁胡阏氏”(单于皇后)。她对缓和胡汉关系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深为胡汉人民所敬仰,也是历代文人和民间经久赞颂的佳话和创作题材。
秀女入宫盼侍君,君王选美依图形。
王嫱不予画师便,点破玉容遣冷宫。
天生丽质不自弃,请嫁单于为阏氏。
临行汉皇惊绝色,恨不立殊图形人。
大青山下昭君冢,千秋光彩永照明。
12.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山西省与内蒙交界处,由三湾一谷组成“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在这里交汇,晋、陕、蒙峡谷以此开端,黄土高原的沧桑地貌特征在这里显现无遗。以黄河为界,南面是山西省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的清水河县,西邻内蒙的准格尔旗,黄河在老牛湾回头,转了一个近乎360度的圆弯,使伸入河心的半岛部分形成一个牛头,两边弯里的河水犹如两双牛角,故得名老牛湾。神话传说老牛湾是太上老君用他的青牛犁出来的,并有民谣相传:“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到此相聚,实属难得。老牛湾村头的空心石堡是明代修建的军事营堡,堪称为黄河岸上“第一军事堡垒。”
老牛湾,弯又弯,黄河绕湾到偏关。
偏关县内万家寨,建成大坝解危难。
引黄入川数百里,三晋人民笑开颜。
老牛湾,老牛湾,长城黄河紧相连。
涔山北,吕梁南,黄河东去歌不断。
13.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最壮丽的自然景观,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和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交界处,距西安两小时车程,距临汾也约两小时车程,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与中越边境的德天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同为中国三大瀑布。两岸相夹,将一个宽500米的水面压缩至30米的出口,落差约达50米,上窄下宽,犹如水壶状,故称“壶口”。浊浪腾空,吼声振天,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光未然,冼星海写《黄河大合唱》词曲时就是受到了壶口瀑布的启发。壶口瀑布已被列入“国家级地质公园”名目。
壶口锁大河,瀑布撼山岳。
秦晋眉下分,插翅难飞过。
14.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东依黄河,北靠长城,南接黄陵、关中,西为陕甘宁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革命圣地。平均海拔1000米。延安古称肤施,夏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时为犬戎和猃狁,春秋白翟族居此,战国时建城称高奴,汉改郡,隋唐置州,宋改府至清未变。历史上范仲淹、沈括、仲谔等人曾主政过延安,宋将韩世忠,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李自成,中共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都是延安人。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冼星海,光未然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也是在此诞生的。延安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宝塔山上观潮涌,沿河岸边洗征尘。
枣园灯火指方向,重塑山河万象新。
15.药王庙
位于西安以北耀县的药王山上,是供奉“药王”孙思邈的庙宇。药王孙思邈,陕西耀县孙家塬(京兆东原人)人,道号妙应真人,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着有:《千金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是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包括内、外、妇、儿、理疗、养生等门类,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其中许多都是领先于世界医学,故被后世尊为“药王”。
千金方要百科全,妇儿理外居世先。
御赐爵禄风吹帽,名山深处研丹散。
16.黄帝陵
位于陕西省北部之黄陵县,北连延安,东依黄河,南接关中,西临甘肃省陕甘宁老区的宁县、庆阳县。著名的1938年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在邻县洛川召开的。轩辕黄帝陵就在城北一公里的桥山上,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古墓葬第一号,有“天下第一陵”之谓。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是中国苹果出口的基地之一。黄陵县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先民遗址48处,商、周、秦、汉遗址也很多。黄帝陵所在地桥山有古柏八万余棵,庙内碑廊陈列的石碑多为历代帝王御制祭文,同时也有近现代名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郭沫若、江泽民等人手迹,以及港澳回归纪念碑等。黄帝陵已成为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展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纽带。
高陟桥山顶,洛黄清浊流。
轩辕陵寝地,古柏历万秋。
17.司马迁祠
司马迁祠在陕西韩城市南十公里处。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西汉韩城(夏阳)人,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和中书令。他与唐都、落下闳共订《太初历》,代替了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所著《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凡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极大。《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被认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由于司马迁尊重历史,不畏权势,不受传统思想的干扰,故《史记》的可信度很高。司马迁史称“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后世尊为“史圣”。
史圣祠前长嘘叹,真言惹祸半身残。
屈辱难夺丈夫志,公正不愧太史官。
18.西安
陕西省西安市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中部,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十三朝在此建都(或说十七朝),建都时间累计达1000余年。历史遗存极为丰富,如:秦兵马俑、明长城、唐大雁塔、小雁塔、乾陵、碑林、唐清真寺、法门寺、华清池、阿房宫、大明宫、半坡遗址、蓝田猿人等,自然景观有终南山、翠华山、太白山、华山等。
西安地形复杂,渭河平原海拔400至700米,秦岭主脉2000—2800米,其中西南部的太白山海拔3867米。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泾渭平原界线分明,构成了西安地貌的特征。历代产生的名人、明君、名相数不胜数,近现代抗日名将杨虎城,张灵甫,关麟征,政治家、书法家于右任,及现今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都是西安人。西安的科教文水平和人才储量都居全国前列。
汉唐光辉照千秋,山川竞秀美难收。
古都重振今日事,莫待子孙白了头。
19.永济(古蒲州)
永济古称蒲坂,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南北朝时称泰州、唐朝两度建中都,蒲州成为当时六大雄城之一。清雍正时设永济县。1994年撤县设市。永济人文荟萃,唐多文士,宋多画家,明多官员,清多艺人。唐开元铸铁牛八具分置东西两岸,牵引铁索,铺板为桥,为秦晋往来之便途。鹳雀楼就在城南黄河东岸,王之涣的不朽诗篇《登鹳雀楼》,就在此地创作的。鹳雀楼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它是南北朝时修建的军事建筑。《西厢记》中所说的普救寺就在鹳雀楼东南。据史书记载,永济是虞舜的都城,舜帝曾在此教民制陶耕作。黄河今已南移十公里,故道已成沃野。
蒲州滨河舜帝都,往来秦晋是便途。
铜牛八具筑两岸,牵拉铁索铺成路。
东西亲近频来往,市井繁荣百业兴。
昔日黄河多灾难,无数黄土埋遗存。
鹳雀楼上吟“白日”,黄河南下朝“三门”。
20.老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东端,是“八百里秦川”的东大门,东临河南省灵宝市,西边陕西省华阴市,南接秦岭,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素有“雄鸡一叫听三省”的说法。潼关历来都是兵家相争的要冲。1957年因修三门峡水库,潼关属水库移民区,故旧城废止,老城即成为遗址,它与秦王寨都成为历史遗迹。潼关黄金产量居全国前茅,潼关酱笋久负盛名。潼关从商、周时期就是进入关中的咽喉要冲,历朝历代都派要员骁将驻守。城池名称多变,但地理重要性却始终未改变。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潼关是水路运输的重要通道,从黄河运来的物资都要通过渭河转运至长安,乃是一条黄金水道。
华山脚下潼关城,雄鸡一叫听三省。
渭黄关前喜融抱,兵家必争扼要冲。
秦川八百东起始,历代骁将守关门。
今日险隘变通途,潼关笑迎四海宾。
21.三门峡
三门峡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属河南省,东与古都洛阳为邻,南依伏牛山,西望古都长安,北与黄河相通,是三省交界处的经济文化中心。三门峡拦河大坝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处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相传三门峡是大禹治水时,劈山开通了三个缺口,黄河分三股流出,故曰三门峡。三门峡总库容量360亿立米,灌溉面积750万亩,拦截了上游全部泥沙,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实现了“圣人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也极大地改善了下游航运修件。
禹劈三门是传闻,老君造桥梦幻中。
人民当家作主后,科学筑坝联两省。
千年一遇洪峰过,鲜见漫滩生灾情。
中流砥柱叹闲休,梳妆台上王母恨。
旱来分洪最壮观,黄龙出库伴彩虹。
西去长安有天路,栈道泪痕沐春风。
22.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是黄河晋、陕峡谷的出口,也是洛阳的城市名片。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都,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是一个文人云集、官贾竞富的地方,有“洛阳纸贵”的典故和“神都”的称谓。龙门石窟开凿在伊水东西两山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个,佛像10万余尊,开凿费时400余年。其中宾阳三洞的佛像、浮雕、书法都代表了魏代的最高水平。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传说是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捐资两万贯(相当于人民币8仟万元)按照自己二十五岁的形象雕刻的。
黄河南畔伊水滨,龙门石窟举世闻。
两千洞龛十万佛,奉先群雕无限盛。
宾阳雕刻书画宝,莲花洞里观音俊。
白园诗廊文彩飞,香山墓前唱骚人。
23.花园口
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了阻止日本侵略军进入武汉,掘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使苏、豫、皖三省44个县遍遭洪淹,47万人死亡(一说89万人)受灾人口高达1200余万,淹没土地1200余万亩,造成历史上少见的黄泛区,也造成了1941—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省就有300余万农民死于饥饿。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些地方如兰考县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仍未得到彻底恢复。现今,黄泛区的土地已得到了恢复。花园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花园,成为郑州的旅游景区之一。
大河出谷入平川,水流和缓多沉淀。
河床高出堤外地,恰似天河头顶悬。
老蒋扒堤防倭进,黄泛三省遭魔难。
改天换地新时代,花园口变大公园。
万顷湿地调风雨,百鸟来朝舞翩跹。
24.开封
开封坐落于河南省东部,西接郑州,北依黄河,东临商丘、菏泽,南靠许昌,古称东京或汴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八朝建都的光辉历史。尤其是北宋,开封最为繁华,有人口1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之誉。《清明上河图》形象地揭示了当时开封市井的繁荣。林升写南宋西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可见杭州虽很发达,还在步汴京之后尘。裴里岗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证明,五六千年前,此处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时建城,北宋扩建。因水患频发,开封城几经毁坏。据说现在城市地下掩埋着六层旧城。唯北宋修建的铁塔尚存在于城东北隅,其它地上建筑都是在原方位上重建的。据传开封将来要与郑州合并,成为省会的一个新区。
八朝古都远名扬,昔日繁华地底藏。
眼前美景假亦真,黄河伏首饮恨长。
25.曲阜
曲阜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之南136公里处,距目前黄河岸边140公里左右。它是古鲁国的领地,也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出生和争鸣的地方。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历史上黄河曾经有26次改道的记录,鲁西北、鲁西南几度都在黄河故道附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高士云集,造就了中国学术界的众多伟人。如:孔子、孟子、墨子、班轮子、庄子、孙子等。曲阜是中国早期历史上产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最多的地方。
河润曹鲁多贤圣,诸子学说万世尊。
沧海桑田任由变,古柏无言有余荫。
26.孙老家
山东省鄄城县黄河之滨的红船镇有个孙老家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和孙膑的家乡。孙膑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所著《孙膑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不仅为世界军人的宝典,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人们把孙膑和其祖孙武合称为“孙子”,他们的著作合称为《孙子兵法》。孙膑曾任齐国军师,他指挥了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成为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孙子兵法》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及全世界。孙膑、孙武被后世尊为“武圣”。
黄河岸畔孙老家,武圣兵法用途大。
知己知彼谋略生,百战不殆破关卡。
27.泰山
泰山在现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首”之称。自秦始皇后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祭祀,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黄河从泰山西北山脚下的鲁西北平原流过,站在泰山主峰顶上,可以看见黄河的身影。这条母亲河和这座“五岳独尊”的山紧贴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黄河圈就泰山群,崔萃千峰独为尊。
正气苍茫窥东海,六朝十帝竞禅封。
28.聊城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邻河南省,河北省,地处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交界处,是国家级历史名城之一,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会。是横跨冀鲁豫三省最大的交通物流枢纽和能源基地。聊城有25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文物古迹众多,如光岳楼、山陕会馆、景阳岗、东阿曹植墓、临清钞关、清真寺、蝥头矶、宋代铁塔、古运河、武训纪念馆、肖城遗址、张自忠纪念馆、传斯年纪念馆等。有八座龙山文化城。明清时期是聊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之称。聊城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间位置,元代又开了通会运河,贯通全境。明清时期,漕运兴盛,成为运河“九大商埠”之一。康熙时已成为鲁北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被誉为“运河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都会”,经济文化昌隆达400余年,京杭大运河在辖区内流程97.5公里。
江北水城名不虚,运河穿境二百里。
名人辈出故事多,南北物流大通衢。
29.济南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所在地。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位置,黄河从城北至东北,流向东营入海。济南亦是解放军七大军区之一的济南军区的机关所在地。济南因城内泉水颇多,因此也有“泉城”之称,“齐烟九点”风光独秀。济南是京广、津浦、陇海铁路的交汇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杜甫诗云:“海右此亭古,历下名士多”,仅籍的历史名仕就有帝舜、邹衍、扁鹊、秦琼、李清照、辛弃疾、房玄龄等等,数不胜数。济南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齐鲁心脏济南府,半城清泉半城柳。
大明湖水映日月,千佛山岚隐舜耕。
黄河乳汁哺英杰,齐烟九点育贤圣。
世事无凭多改变,千古济南韵味浓。
30.黄河入海口
黄河入海口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交汇处,随着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延伸、摆动,入海流路相应地随之变化。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沟淤而成的新河道。黄河在垦利县内流程109公里,平均流量300亿立方米平均携沙、造陆30000亩左右,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石油和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湿地公园,万顷芦苇不见边,柽柳相杂绿一片。黄河之黄,芦柳之绿,海水之蓝,构成一幅清丽的画卷。
中华血脉一黄龙,奔腾万里到海滨。
遮天芦苇迎归客,湿地千顷聊洗尘。
凫鸥升空殷勤报,龙王久候在蓬瀛。